疾病名称:前列腺炎
疾病别名:前列腺精囊炎
身体部位:男性股沟,
所属科室:内科,老年病内科,内科,其他科室,男科,其他科室,外科,泌尿外科,外科,
前列腺炎是成年男性的常见病之一。虽然它不是一种直接威胁生命的疾病,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前列腺炎患者占泌尿外科门诊患者的8%~25%,约有50%的男性在一生中的某个时期会受到前列腺炎的影响。前列腺炎可以影响各个年龄段的成年男性,50岁以下的成年男性患病率较高。前列腺炎发病也可能与季节、饮食、性活动、泌尿生殖道炎症、良性前列腺增生或下尿路综合征、职业、社会经济状况以及精神心理因素等有关。
    前列腺炎是指前列腺特异性和非特异感染所致的急慢性炎症,从而引起的全身或局部症状。前列腺炎可分为非特异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特发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又称前列腺病)、特异性前列腺炎(由淋球菌、结核菌、真菌、寄生虫等引起)、非特异性肉芽肿性前列腺炎、其它病原体(如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等)引起的前列腺炎、前列腺充血和前列腺痛。
前列腺炎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Ⅰ型前列腺炎
病原体感染为主要致病因素。由于机体抵抗力低下,毒力较强的细菌或其他病原体感染前列腺并迅速大量生长繁殖而引起,多为血行感染、经尿道逆行感染。病原体主要为大肠埃希菌,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白菌、变形杆菌、假单胞菌属等,绝大多数为单一病原菌感染。
Ⅱ型前列腺炎
致病因素亦主要为病原体感染,但机体抵抗力较强或/和病原体毒力较弱,以逆行感染为主,病原体主要为葡萄球菌属,其次为大肠埃希菌、棒状杆菌属及肠球菌属等。前列腺结石和尿液反流可能是病原体持续存在和感染复发的重要原因。
Ⅲ型前列腺炎
发病机制未明,病因学十分复杂,存在广泛争议:可能是由一个始动因素引起的,也可能一开始便是多因素的,其中一种或几种起关键作用并相互影响;也可能是许多难以鉴别的不同疾病,但具有相同或相似的临床表现;甚至这些疾病已经治愈,而它所造成的损害与病理改变仍然持续独立起作用。多数学者认为其主要病因可能是病原体感染、炎症和异常的盆底神经肌肉活动和免疫异常等共同作用结果。
1.病原体感染 本型患者虽然常规细菌检查未能分离出病原体,但可能仍然与某些特殊病原体:如厌氧菌、L型变形菌、纳米细菌、或沙眼衣原体、支原体等感染有关。有研究表明本型患者局部原核生物DNA检出率可高达77%;临床某些以慢性炎症为主、反复发作或加重的“无菌性”前列腺炎,可能与这些病原体有关。其他病原体如寄生虫、真菌、病毒、滴虫、结核分枝杆菌等也可能是该型的重要致病因素,但缺乏可靠证据,至今尚无统一意见。
2.排尿功能障碍 某些因素引起尿道括约肌过度收缩,导致膀胱出口梗阻与残余尿形成,造成尿液反流入前列腺,不仅可将病原体带入前列腺,也可直接刺激前列腺,诱发无菌的“化学性前列腺炎”,引起排尿异常和骨盆区域疼痛等。
许多前列腺炎患者存在多种尿动力学改变,如:尿流率降低、功能性尿路梗阻、逼尿肌-尿道括约肌协同失调等。这些功能异常也许只是一种临床现象,其本质可能与潜在的各种致病因素有关。
3.精神心理因素 研究表明:经久不愈的前列腺炎患者中一半以上存在明显的精神心理因素和人格特征改变。如:焦虑、压抑、疑病症、癔病,甚至自杀倾向。这些精神、心理因素的变化可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造成后尿道神经肌肉功能失调,导致骨盆区域疼痛及排尿功能失调;或引起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变化而影响性功能,进一步加重症状,消除精神紧张可使症状缓解或痊愈。但目前还不清楚精神心理改变是其直接原因,还是继发表现。
4.神经内分泌因素 前列腺痛患者往往容易发生心率和血压的波动,表明可能与自主神经反应有关。其疼痛具有内脏器官疼痛的特点,前列腺、尿道的局部病理刺激,通过前列腺的传入神经触发脊髓反射, 激活腰、骶髓的星形胶质细胞,神经冲动通过生殖股神经和髂腹股沟神经传出冲动,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前列腺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P物质等,引起膀胱尿道功能紊乱,并导致会阴、盆底肌肉异常活动,在前列腺以外的相应区域出现持续的疼痛和牵涉痛。
5.免疫反应异常 近年研究显示免疫因素在III型前列腺炎的发生发展和病程演变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患者的前列腺液和/或精浆和/或组织和/或血液中可出现某些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如:IL- 2、IL- 6、IL- 8、IL-10、TNF-α及MCP-1等,而且IL-10水平与III型前列腺炎患者的疼痛症状呈正相关,应用免疫抑制剂治疗有一定效果。
6.氧化应激学说 正常情况下,机体氧自由基的产生、利用、清除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前列腺炎患者氧自由基的产生过多或/和自由基的清除体系作用相对降低,从而使机体抗氧化应激作用的反应能力降低、氧化应激作用产物或/和副产物增加,也可能为发病机制之一。
7.盆腔相关疾病因素 部分前列腺炎患者常伴有前列腺外周带静脉丛扩张、痔、精索静脉曲张等,提示部分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症状可能与盆腔静脉充血,血液於滞相关,这也可能是造成久治不愈的原因之一。
IV型前列腺炎
因无临床症状,常因其他相关疾病检查时被发现,所以缺乏发病机制的相关研究资料,可能与Ⅲ型前列腺炎的部分病因与发病机制相同。
前列腺炎的诱发因素
前列腺炎发病的重要诱因包括:吸烟、饮酒、嗜辛辣食品、不适当性活动、久坐引起前列腺长期充血和盆底肌肉长期慢性挤压、受凉、疲劳等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或特异体质等。
前列腺炎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一.症状
1.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 发病突然,有寒战和高热,尿频、尿急、尿痛。可发生排尿困难或急性尿潴留。临床上往往伴发急性膀胱炎。前列腺肿胀、压痛、局部温度升高,表面光滑,形成脓肿则有饱满或波动感。
2.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 有尿频、尿急、尿痛,排尿时尿道不适或灼热。排尿后和便后常有白色分泌物自尿道口流出。有时可有血精、会阴部疼痛、性功能障碍、精神神经症状。前列腺呈饱满、增大、质软、轻度压痛。病程长者,前列腺缩小、变硬、表面不完整,有小硬结。
3.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及前列腺痛 临床表现类似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但没有反复尿路感染病史。主要为尿路刺激、排尿困难症状,特别是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的表现。某些患者的前列腺液中可培养出支原体、衣原体。
二.诊断
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由于其临床表现明显和典型,易做出诊断;慢性前列腺炎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变异较大,且不确切,许多症状、体征和病理学检查在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和前列腺痛中经常无法鉴别,放射学和尿道膀胱镜检查,对诊断可能有一些帮助,但也不能肯定诊断。前列腺组织学检查只在一些少见类型的前列腺炎,如肉芽肿型前列腺炎才需要。在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组织学改变对确定炎症为细菌病因并无特异性,1组连续162例前列腺增生手术切除,发现前列腺炎症发病率98%。观察到有6种明确的炎症形态学类型,但前列腺细菌感染培养阳性和阴性无明显差异。大多数病例炎症反应是局灶性的,仅累及整个前列腺的小部分,因此前列腺活检在前列腺炎处理上很少有指导意义。前列腺活检标本组织培养对慢性前列腺炎诊断价值很小。
前列腺炎应该做哪些检查?
常用诊断手段:
1.直肠指诊 前列腺呈饱满、增大、质地柔软、有轻度压痛。患病时间较长的,前列腺会变小、变硬、质地不均匀,有小硬结。同时应用前列腺按摩的方法获取前列腺液,做一个常规检查。
2.前列腺液检查 前列腺液中白细胞在显微镜高倍视野中超过10个,卵磷脂小体减少,可诊断为前列腺炎。如果同时作细菌培养,可以对慢性前列腺炎做出明确诊断和分类。如前列腺炎液细菌培养结果为阳性,则诊断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反之,则为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
3.B超检查 显示前列腺组织结构界限不清楚、紊乱,可以提示前列腺炎。
4.尿动力学检查:主要表现有尿流率下降,膀胱颈-尿道外括肌不完全松弛,最大尿道关闭压异常增高等。
除临床表现外,直肠指诊可触及肿胀、饱满的前列腺,压痛明显。有脓肿形成时,两侧腺叶不对称,可能有局限性波动。急性期切忌前列腺按摩,防止感染向附睾、睾丸扩散,或细菌进入血液引起菌血症。尿道分泌物可涂片染色镜检和做细菌培养。尿液镜检常见较多红细胞或成堆脓细胞。三杯试验的第1杯尿微混,镜检可见白细胞,第2杯尿色清,无白细胞,第3杯尿混浊,有大量白细胞和脓细胞。
    急性前列腺炎的辅助检查:
对有上述症状病人,需作直肠指诊,可触到前列腺肿大,表面光滑、张力大、且有明显压痛。急性前列腺炎仅可作指诊检查,切勿行前列腺按摩,以防炎症扩散。尿液检查可见脓细胞、红细胞,B超检查亦有助于诊断。
 慢性前列腺炎的辅助检查:
对有上述症状其中一项或几项者,作直肠指诊触及前列腺按摩。尿液和前列腺液分段定位培养用于慢性前列腺炎的诊断,也有一定价值。慢性前列腺炎时前列腺液pH增高、锌含量降低,对诊断也有一定帮助。
前列腺炎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1.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鉴别诊断
(1)急性肾盂肾炎:也表现为急性的畏寒、发热,伴尿频、尿急和尿痛。通常还表现为患侧腰酸、腰痛;而非耻骨上、会阴部疼痛,且无排尿困难。直肠指检无前列腺压痛,前列腺液检查正常。
(2)脓肾:也表现为急性的畏寒、发热,伴尿频、尿急和尿痛。还表现为明显的患侧腰痛;而无耻骨上、会阴部疼痛,无排尿困难,直肠指检无前列腺压痛。前列腺液检查正常。
(3)前列腺脓肿:也表现为急性的畏寒、发热.伴尿频、尿急和尿痛,是急性前列腺炎发展的结果。经直肠B超、CT检查可见前列腺内有液性占位,穿刺抽出脓液可以明确诊断。
2.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鉴别诊断
(1)前列腺癌:晚期也表现为排尿不适,可有尿频、尿急、排尿困难。直肠指检发现前列腺质地较硬,可有结节;血清PSA明显升高,经直肠B超可见前列腺内有不均质光团,前列腺穿刺活检可确诊。
(2)前列腺结核:也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伴尿道滴液,有下腹及会阴部疼痛。通常有泌尿生殖系结核病史,直肠指检可发现前列腺有不规则的结节,前列腺液中可找到抗酸杆菌。
(3)慢性无菌性前列腺炎:也表现为尿频伴尿道滴液,有下腹及会阴部疼痛。两者主要根据VB1、EPS、VB3的细菌培养进行鉴别,无菌性前列腺炎的VB1、EPS、VB3的细菌培养均为阴性。
(4)前列腺增生症:也表现为尿频伴排尿不畅。多发生于老年男性,以排尿不畅为主,直肠指检发现前列腺明显增大,而前列腺液常规一般无白细胞。
(5)精囊炎:也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伴尿道滴液,有下腹及会阴部疼痛。常有血精,且精囊液检查可见红细胞和白细胞。
(6)慢性膀胱炎:也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伴有下腹及会阴部疼痛。VBl、VB3均可见白细胞,培养有细菌生长,但EPS检查正常。
3.无菌性前列腺炎的鉴别诊断
(1)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也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伴尿道滴液,有下腹及会阴部疼痛。两者主要根据VB1、EPS、VB3的细菌培养进行鉴别。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VB1可有或没有细菌,EPS通常有细菌生长,VB3的细菌培养为阳性;而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VB1、EPS、VB3的细菌培养均为阴性。
(2)慢性膀胱炎:也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伴下腹及会阴部疼痛。但慢性膀胱炎VB1、VB3的细菌培养为阳性,而EPS无细菌生长。
(3)慢性尿道炎:也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VB1的细菌培养为阳性,而VB3、EPS的细菌培养无细菌生长。
4.前列腺痛的鉴别诊断
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也表现为尿频、尿急、伴下腹及会阴部疼痛。两者主要根据VB1、EPS、VB3的细菌培养进行鉴别。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其VB1可有或没有细菌,EPS通常有细菌生长,VB3的细菌培养为阳性;而前列腺痛患者的VBl、EPS、VB3的细菌培养均为阴性。
前列腺炎应该如何预防?
前列腺患者个人保养九法:
1.多饮水。多饮水就会多排尿,浓度高的尿液会对前列腺产生一些刺激,长期不良的刺激对前列腺有害。多饮水不仅可以稀释血液,还可有效稀释尿液的浓度。</p>
2.不憋尿。一旦膀胱充盈有尿意,就应小便,憋尿对膀胱和前列腺不利。在乘长途汽车之前,应先排空小便再乘车,途中若小便急则应向司机打招呼,下车排尿,千万不要硬憋。
3.节制性生活。预防前列腺肥大,需要从青壮年起开始注意,关键是性生活要适度,不纵欲也不要禁欲。性生活频繁会使前列腺长期处于充血状态,以至引起前列腺增大。因此尤其是要在性欲比较旺盛的青年时期,注意节制性生活,避免前列腺反复充血,给予前列腺充分恢复和修整的时间。当然,过分禁欲会引起胀满不适感,同样对前列腺也不利。
4.多放松。生活压力可能会增加前列腺肿大的机会。临床显示,当生活压力减缓时,前列腺症状会得到舒缓,因而平时应尽量保持放松的状态。
5.洗温水澡。洗温水澡可以舒解肌肉与前列腺的紧张,减缓不适症状,经常洗温水澡无疑对前列腺病患者十分有益。如果每天用温水坐浴会阴部1?2次,同样可以收到良好效果。
6.保持清洁。男性的阴囊伸缩性大,分泌汗液较多,加之阴部通风差,容易藏污纳垢,局部细菌常会乘虚而入,这样就会导致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性功能下降,若不及时注意还会发生严重感染。因此,坚持清洗会阴部是预防前列腺炎的一个重要环节。另外,每次同房都坚持冲洗外生殖器是很有必要的。
7.防止受寒。不要久坐在凉石上,因为寒冷可以使交感神经兴奋增强,导致尿道内压增加而引起逆流。
8.避免磨擦。会阴部磨擦会加重前列腺的病状,让患者明显不适,为了防止局部有害的磨擦,应少骑自行车,更不能长时间或长距离地骑自行车或摩托车。
9.调节生活。应尽量不饮酒,少吃辣椒、生姜等辛辣刺激性强的食品,以避免使前列腺及膀胱颈反复充血、加重局部胀痛的感觉。由于大便秘结可能加重前列腺坠胀的症状,所以平时宜多进食蔬菜水果,减少便秘的发生,必要时用麻仁丸类润肠通便的药物帮助排大便。
在日常生活中保养前列腺的方法:
前列腺是男性生殖器官中最大的一个附属性腺。它所分泌的前列腺液,是精液的重要组成部分。前列腺与身体其他脏器一样,也会生病,最常见的是慢性前列腺炎。临床发现,25%~50%的男性遭受过此病的困扰。要想保护好前列腺,男性必须注意以下问题:
●检查包皮是否过长,过长者要及早做包皮环切手术,防止细菌藏匿并经尿道逆行进入前列腺。
●及时清除身体其他部位的慢性感染病灶,防止细菌从血液进入前列腺。
●树立正确的性观念,避免性生活过频。可用运动等方式释放能量,防止前列腺因性生活过频而充血。
●养成及时排尿的习惯,因为憋尿可使尿液反流进入前列腺。
●不久坐和长时间骑自行车,以免前列腺血流不畅。
●加强性格修养,多谈心,广交友,心胸豁达,乐观向上。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吸烟、少饮酒。
另外有一首“八多八少”的歌谣,大家不妨借鉴:少烟多茶,少酒多水,少糖多果,少肉多菜,少盐多醋,少怒多笑,少药多练,少车多步。
前列腺炎患者应注意哪些?
一、规律的性生活
二、避免酗酒和食用大量辛辣食物
三、不要长时间久坐或骑车
四、注意局部保暖
五、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六、不要滥用抗生素
七、避免局部不必要的医疗检查和操作
八、培养良好的应付方式
九、普及前列腺疾病的相关知识
十、前列腺炎治愈后患者的预防措施
十一、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慢性前列腺炎并非不治之症,只是病程较长容易复发,但只要综合治疗还是可以治愈的。
十二、注意生活起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防止过分疲劳,预防感冒;禁烟酒,忌辛辣刺激性饮食;少骑自行车,不坐潮湿之地;节房事,既不要过分频繁,也不要禁欲。
十三、发展自身兴趣爱好,进行适当体育锻炼以转移对慢性前列腺炎的心理负担,消除焦虑情绪,防止产生精神症状。
前列腺炎可以并发哪些疾病?
1.急性前列腺炎容易引起的并发症主要有
(1)急性尿潴留:急性前列腺炎引起局部充血、肿胀、压迫尿道,以致排尿困难或导致急性尿潴留。
(2)急性精囊炎或附睾炎及输精管炎:前列腺的急性炎症很容易扩散至精囊,引起急性精囊炎。同时细菌可逆行经淋巴管进入输精管的壁层及外鞘导致附睾炎。
(3)精索淋巴结肿大或有触痛:前列腺与精索淋巴在骨盆中有交通支,前列腺急性炎症时波及精索,引起精索淋巴结肿大且伴有触痛。
(4)性功能障碍:急性炎症期前列腺充血、水肿或有小脓肿形成,可有射精痛、疼痛性勃起、性欲减退、性交痛、阳萎、血精等。
(5)其他:急性前列腺炎严重时可伴有肾绞痛。
上述症状并非所有病例均存在,有的早期只有发热、尿道灼感,被误为感冒。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也可并发睾丸炎,精囊炎和输精管炎。
2.慢性前列腺炎的并发症包括
(1)对性功能和生育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性功能减退,如同房时间短或早泄,可能与前列腺受到炎性刺激有关。阳萎与前列腺炎的关系尚不肯定,慢性前列腺炎并不直接损害阴茎勃起的神经-血管功能。长期的不适感在患者心理上产生压力,使他们产生抑制和担心,特别是对不了解本病的患者常会认为自己的性功能有问题。久而久之可能产生精神性阳萎。前列腺炎并发精囊炎时可以出现血精。
精液的主要成分是前列腺液,而且自睾丸、附睾排出的精子必须经精浆包括前列腺液的营养、输送,才具有与卵子结合的能力。慢性前列腺炎的患者其精液常规往往表现为精子的活力较低,死亡率偏高。前列腺炎患者的不育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
(2)对全身的影响:慢性前列腺炎除表现为局部泌尿系统的症状外,亦可表现为变态反应性虹膜炎、关节炎、心内膜炎、肌炎等。
慢性前列腺炎的患者往往表现出明显的精神症状,患者情绪紧张、精神压力大,长此以往可以导致全身乏力、失眠、多梦、容易疲劳、疑病和焦虑。这些患者常常过分地注意自己的健康状况。并多方面地寻找证据来证实,不管医师们怎样耐心解释也很难改变他们的疑病心理。虽然患者对医师的解释与治疗常常持怀疑态度,但求治心理又相当迫切。前列腺炎与精神症状的关系尚不明确,精神紧张为什么会导致前列腺炎,前列腺炎怎么又产生精神神经症状,值得进一步研究。精神神经症状与个体的人格特征有直接的内在联系,所以不同的慢性前列腺炎的个体表现出精神症状的程度可以千差万别。